首页

女王国产 优美

时间:2025-05-24 11:45:21 作者:抓住保持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 浏览量:74952

  |联播+|3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,提出两道“融合命题”: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,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。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、蓝天净土,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。

  想答好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”这道题,可以从总书记此次湖南之行中找思路。

△ 2024年3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河街考察。

  2024年3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沅江江畔的常德河街考察,察看各种特色小吃、特产、特色工艺品,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。

  麻质画、桃源刺绣、常德木雕、花鼓戏、澧水船工号子……种类繁多的“非遗”,是常德厚重的“文化家底”,也是文旅融合的“富矿”。

  总书记此次在常德河街考察时指出,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,这里的丝弦、高腔、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,与时俱进发展好。

  以前,文化和旅游算两个不同的行业,很少有交集。眼下,它们已融为一体。各地热门博物馆门口市民、游客川流不息,常常排起长队。

  2023年,我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已接近49亿人次,旅游总消费支出接近5万亿元。

  从消费需求来看,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,人民群众不愁吃、不愁穿,文化和旅游、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。

  从行业发展来看,文旅可以“加”百业,百业也可以“加”文旅。二者相加并融合,既能带来人气、开辟财源,还会形成人财两旺的好势头。

 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来看,高品位的文化生活能促进形成高品质的消费需求,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又能拉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。高质量发展又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供给。

  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。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对于拉动内需、促进就业、活跃市场、提振信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。

  再看另一道命题——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。

  2020年9月17日,总书记来到浏阳河畔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。当看到文化和科技巧妙融合,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,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时,总书记勉励道,二者的融合“是朝阳产业,大有前途”。

  3年多来,马栏山人真抓实干,奋发有为。3800多家上下游企业在这里扎根,形成了涵盖创意、内容制作、储存、播发、交易的数字文化产业链;马栏山·华为云音视频产业创新中心等10个研发创新平台相继成立......截至目前,园区累计实现企业营收超1700亿元、税收超95亿元。

  放眼全国,“文化+科技”的深度融合,让新业态、新产业、新场景层出不穷,潮涌不息。

  看赋能,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5G、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共同构建起推动文化创新的技术矩阵。数字藏经洞、VR、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、“超写实”虚拟人……文化新业态凭借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,打破时空限制,为受众带来全新文化体验。

  看市场,多地积极推进以文兴业、科技赋能,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。据统计,2023年,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3%。

  看未来,“文化+科技”产生的效能,不仅为人们打开了无比灵动的想象空间,还成为有效应对发展挑战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力突破口,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

  以文为魂,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”。以文兴业,“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”。答好这两道“融合命题”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“新”翅膀,湖南要思考作答,全国各地也要积极探索,因地制宜寻求百花齐放的方案,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

  总监制|骆红秉 魏驱虎

  监 制|王敬东

  主 编|李璇

  编 辑|李丹

  视 觉|颜妮

  校 对|刘禛 李珊珊 闫田田 毛长治 梁雅琴

  出 品|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

【编辑:姜雨薇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1500余人齐聚宁夏固原重走长征路 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徒步实践活动

展览通过100余幅图文并茂的方志展品,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魅力,系统展示了重庆建制沿革和历代行政长官情况,旨在稽古以鉴今,让高校师生更加了解重庆、热爱家乡,提高文化自信。

动辄花上百元追的小程序短剧,为啥那么上头?

马英九在北京展开3天行程,参访了卢沟桥、抗日战争纪念馆、故宫博物院、奥林匹克公园内的“冰丝带”(国家速滑馆)及“鸟巢”(国家体育场),还与北京大学的师生交流。而在10日下午,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马英九一行,这也是本次行程万众瞩目的“重头戏”。

宁夏银川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

当今,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,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了新的动能。比如,展现古今交融乐趣的“清明上河图小人物的故事”让古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相遇,获数千万次观看。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赋能,更多优质文化产品被创作出来,带给我们更多惊喜,展现了大众蓬勃的创造热情与活力。未来,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、信息化转型,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,产出更多形式新颖、感染力强、激发共鸣的优秀作品。同时,优化算法机制与生态治理,拓展文化产品创作、生产、传播和消费空间,丰富文化产品样态与种类,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。

(“一带一路”10周年)专访CPECC鲁迈拉项目副总监:互利共赢是一致目标

4月18日,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。本届消博会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个消费品牌参展。多位国际展商表示,消博会帮助本国商品拓展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,期待明年消博会继续精彩。

中国海拔最高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

从2022年开始,南充市就把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”的抓手,两年时间,已经为两万多户家庭做了适老化相关改造。改造人群主要针对特殊困难家庭,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补贴,改造方式比较单一,主要以免费发放一些适老化产品为主。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有些家庭认为,有些适老化产品,确实帮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